地区:NY 纽约
NY 纽约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春节期间还能否寻觅“农耕文明”的身影
[ 编辑:dengxin | 时间:2015-02-24 11:19:30 | 浏览:209次 ]
分享到:

   春节期间,籍贯山西盂县的“守候未来”在微信上晒出一组图片,附文为:“只有家乡才有的年节食品‘砍三刀’,也叫‘油布袋’,超级好吃,曾经是农村百姓正月里走亲戚带的礼品。”

  “守候未来”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超级好吃”是那一代人对春节食品的美好记忆。然而今天,会做这种节令食品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即便想吃,人们大多会外出购买,而很少再亲自动手做。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耕文明逐渐淡出中国——在以传统为特征的春节期间,中国人对此感受尤为深刻。

  “我们的婚礼是1979年正月初三,那时候物资匮乏,办婚礼多会选在正月。”山西平遥人刘振江说,36年过去了,中国人很少再在春节办婚礼,婚礼的习俗也发生了很多改变。


  “过去平遥人定亲,大雁就是送给女方的彩礼。”山西平遥县文化局局长阎振贵说,“大雁是用情专一的动物,寓意夫妻恩爱长久。现在生态环境改变了,大雁很难见到,这个习俗也消失了。”

  在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平遥古城,与大雁一同消逝的还有古城墙脚下的农田和甘于精耕细作的农民。现在,古城外建了新城,新开通的动车距首都车程约3小时,将把平遥更加飞快地带向世界。

  而平遥,只是中国农耕文明消逝的一个缩影。

  据官方公布数据,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2000年时这个比率只有36%。文化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文化,农业起着决定性作用。

  阎振贵说:“过去依山傍水,山水就是一个地方的特征,现在很多城市几乎没有地域标识,令人遗憾。”

  相关人士认为,文化也要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做好农耕文明的挖掘、研究工作,为传承作出贡献。

  阎振贵说:“保护农耕文明对全球经济化背景下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这几年,古城平遥的老手工艺人已经被当地政府部门组织起来,在学校授课、编书。记者近来采访时看到,当地正在根据老艺人口述撰写平遥农耕文明系列丛书,其中《平遥瓦当》一书已经完成。

  “老一辈没知识,但不等于没文化。他们身上蕴含着农耕文明的丰富细节,需要尽快加以保护、整理和使用。”阎振贵说。

上一篇:火星一号移民计划不可行,应是骗局
下一篇:无人机走进中国寻常百姓的生活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