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NY 纽约
NY 纽约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巴黎气候大会将召开 盘点历届大会中那些突破性成果
[ 编辑:dengxin | 时间:2015-11-29 12:06:40 | 浏览:180次 ]
分享到:

  11月23日,在法国巴黎,一个名为“地球危机”的大圆球悬挂在埃菲尔铁塔上。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前,美国艺术家谢泼德·费尔雷创作了一个名为“地球危机”的大圆球作品,经巴黎市政府和埃菲尔铁塔开发委员会许可将其悬挂在离地面60米高的铁塔二层之上。该作品旨在唤醒世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生物灭绝等问题,呼吁人们保护自己的家园。(新华社记者 李根兴 摄)

  中国日报网11月26日电(刘世东)如果你关心国际新闻,可能已经听说一个气候“大”会马上要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吧!这次大会的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COP2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可能关系到未来数十年地球的健康。现在,你可能想知道:这次大会将达成什么成果?国际社会对其有何期待?历届气候大会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小编在下文中将一一为你解答。

  1992—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并生效

  说到气候变化大会,首先要提一下1992年的里约会议。

  里约会议,全名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叫地球首脑会议,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这次会议是一次很牛的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一项便是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达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简单来说,以后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谈论的气候问题,都是以这个公约为基础的,而且该公约具有法律效力。

  该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2004年5月,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

  飓风、洪涝、暴雪、干旱、冰川融化……当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给自身带来灾难,和我们一起生存在地球上的种种生灵也面临同样的危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为了“我们”,也为了“它们”。这是2006年拍摄的挪威北部斯瓦尔巴德群岛水域一块浮冰上的北极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积冰正在加速溶化。(新华社发)

  1995年之后,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会议,但每个阶段与会方探讨的焦点并不相同。

  2005年前,会议焦点:《京都议定书》能否生效,缔约方能否履行第一承诺期减排责任

  1995年,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之后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今年,将在巴黎举行第21次缔约方大会,即COP21。当然,并不是每届会议都会取得丰硕成果,很多时候,缔约方由于立场不同、利益各异,很难达成一致,因此能够青史留名的也就那么几次会议。

  1997年,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日本东京。

  主要成果:通过《京都议定书》

  议定书包括很多内容,其中比较具体的规定有: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注意!《京都议定书》通过之后,还需要各国签署,只有在“不少于55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并且这些签约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附件1中规定国家(即需减排的国家)在1990年总排放量的55%后的第90天”才能生效。条约最终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

  2001年10月, 第七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摩洛哥马拉喀什。

  主要成果:《马拉喀什协定》

  2000年11月在海牙召开的第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美国坚持要大幅度减少它的减排指标,会议因此陷入僵局,大会主办者不得不宣布会议延期。2001年3月,美国政府正式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第七次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召开了。《马拉喀什协定》通过了有关《京都议定书》履约问题的一揽子高级别政治决定,为《京都议定书》附件1所规定的缔约方批准《京都议定书》并使其生效铺平了道路。尽管该协定内容现在看来并无多大突破性,但在美国退出情况下坚持举行会议,稳定了国际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心。

  11月9日,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瑞士日内瓦出席记者会时展示《温室气体公报》。世界气象组织当日发布最新报告称,2014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纪录,并且在持续不断地上升,加剧气候变化。这份名为《温室气体公报》的报告是世界气象组织自2004年起每年在联合国气候谈判前发布的年度报告。(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2005—2012年,会议焦点: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即在第二承诺期期间,各国将承担何种减排责任

  2005年,第11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加拿大蒙特利尔

  主要成果:蒙特利尔路线图

  路线图规定,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157个缔约方将启动《京都议定书》2012年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谈判进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基础上,189个缔约方也同时就探讨控制全球变暖的长期战略展开对话,以确定应对气候变化所必须采取的行动(此举主要是为了使美国不至于脱离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行动进程)。

  2007年,第13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主要成果:巴厘岛路线图

  路线图在2005年蒙特利尔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双轨”谈判进程,并决定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一份新的议定书,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但是,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寥寥,最后只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歌本哈根协议》。

  2011年,第17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南非德班

  主要成果:就第二承诺期存续问题达成一致

  与会方同意延长5年《京都议定书》的法律效力(原议定书于2012年失效),就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达成一致。大会同时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即“德班平台”,在2015年前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2012年,第18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卡塔尔多哈

  主要成果:《多哈修正》

  会议通过了对《京都议定书》的《多哈修正》,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及第二承诺期以8年为期限达成一致。大会还通过了有关长期气候资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工作组成果、德班平台以及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多项决议。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及俄罗斯已明确不参加第二承诺期。

  2012年至今,会议焦点:第二承诺期结束后,即2020年后,全球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2015年,第21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法国巴黎

  期待成果:按照计划,一项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将在气候大会上达成,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以确保将本世纪内升温幅度控制在2度以内。

  就像哥本哈根会议一样,此次巴黎气候大会备受期待,被赋予了拯救人类福祉的使命;但也有人担忧,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此次会议会像哥本哈根会议一样最终草草收场。

  可持续发展智库E3G预测,此次巴黎大会可能会以下面三种局面中的一种收场:

  局面一:与会各方达成一个策略性的协议,而非建立一个长期的机制。这一协议缺乏精确性和细节内容,非常不稳定,而且在未来极易分崩离析。

  局面二:协议将包括确保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金融支持等内容,尽管一些细节问题仍然很模糊,但在合作的气氛内,与会各方对这一结果还是积极欢迎的。但是,这一成果需要各方继续努力才能维持,也就是说,单凭这项成果,无法在政治上驱使各方在巴黎会议结束后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局面三: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就此前所期待的一切议题达成了协议,使世界走上确保本世纪内升温控制在2度以内的轨道。该协议将涵盖清晰的战略原则,指导未来行动,并且为2020年之后的减排做出安排。总的来说,这一协议为一个新的持久机制奠定了基础,将促使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成为主流。

上一篇:男子在港发现战时手榴弹 地点距女星婚礼仅数十米
下一篇:中国富豪推迟开建尼加拉瓜运河 或因股市致亏损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