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借钱还是遭暗算 欠条为何终被撕碎?
酒后在空白纸上随手签下的名字,却给自己埋下隐患,59万欠款从天而降。最终在律师的帮助下,原告方主动撤诉,双方达成和解,借款成为没影儿的事,欠条被撕碎冲进马桶。
59万借款从何而来
2013年,24岁的晓风从学校毕业后,留在北京创业,成立了一家小型网络公司。由于走出校门时间不长,虽然被人一口一个“晓风总”地叫着,晓风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子。
2014年年初,晓风突然接到一份来自北京某法院的诉讼传票,这是一起借款纠纷,原告是一家文化公司,而被告正是晓风本人。
晓风一下就蒙了。某文化公司在起诉书中称,晓风因资金周转问题向其借款59万元,并于2014年1月16日与其签订借款协议,承诺5日内归还借款。还款期限届满后,该公司向晓风多次催要,晓风始终借口推托。
该公司认为,现晓风存在转移、隐匿其银行内存款的行为。该公司起诉晓风要求法院判令其返还借款59万元。
晓风说自己从来没有向该公司借过钱,但该公司提交法院的证明材料中分明有一张 “借款协议”和一张“收条”:“借款协议”是打印出来的,上头写明,乙方(即晓风)因资金周转问题,向甲方(文化公司)借款人民币伍拾玖万元整,承诺于2014年1月21日前还清;“收条”则是手写的,正文部分字体秀气,但明显不是晓风的笔迹,内容是说晓风已收到该文化公司借款人民币伍拾玖万元整。
虽然“收条”正文不是晓风所写,但“借款协议”与“收条”落款处的签字分明都是晓风亲笔所书,日期是2014年1月16日。
晓风看着自己的签名,害怕了。59万对来自农村家庭、刚刚创业起步的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
酒后在两张空白纸上签名“留念”
晓风努力回忆,自己的签名到底是怎么来的?他想起,16日那天他赴约吃饭,对方正是这家文化公司的一名姓张的女子。席间他喝了不少酒,不胜酒力的他第二天起床还感觉发晕。
晓风隐约记得,就在酒桌上,小张说自己可能就要离开北京了,让晓风给他签个字,留个纪念。晓风没有多想,在人家随手递过来的两张空白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晓风觉得,“借款协议”与“收条”上那两个他本人的签名应该就是那天留下的。
伴随着起诉,文化公司提供担保,还向法院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晓风某银行账户内的存款因此被冻结。
晓风很着急,眼见3月3日就要开庭,他2月28日找到了毛亚斌律师,向他求助。
交谈中毛亚斌律师了解到,晓风与这家文化公司的很多人都认识,其中一个股东还是晓风的好友。晓风跟这个人平时确有金钱往来,但都是个人账户对个人账户。
作为律师,毛亚斌首先要对事件的原委和真实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晓风真的借了钱,在事实面前律师也没有办法说不还钱,只能是在利息和还款期限上做做工作。但如果晓风说的是真的,“借款协议”与“收条”都是伪造的,那么原告是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的。在与晓风进行了充分沟通后,毛亚斌选择相信自己的当事人。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1日,因电脑系统故障导致美国各地航班受到停飞影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最新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