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结束,各地正迎来最后一波农民工返程高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逆流而动,选择留守家乡。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一幅劳动力转移的新版图呼之欲出。
“自己有手艺,在老家肯定能找到活干。”从2002年开始,江西省高安市农民工胡安国一直在浙江做电工。今年,为了找回归属感,年近五旬的他决定不再外出。
让这位老一代农民工安心留在老家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工价落差”的逐渐弥合。近年来,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为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和胡安国一样,50岁的徐东发也打算春节过后留在老家,而他的想法则更为“前卫”——想在老家创业。
徐东发是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红岭新村的一位村民,从1992年开始就出省打工。他所在的湾里区是江西省著名景区,拥有梅岭省级旅游度假区、竹海明珠景区等众多旅游景点。
“在外地做事的时候,常看到亲戚朋友在微信里‘晒’湾里旅游发展多么迅速,大家生意都很好。”徐东发说,今年他也打算开一个农家乐。
中国农村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
在有800万务工人口的劳务输出大市重庆,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崛起,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效应初步显现。
重庆市人社局农村劳务开发处处长张德祥说,目前市内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市外近100万人,保持稳定回流态势。
此外,“亲情权重”的不断加大也成为不少农民工选择留守家乡的重要原因。
过去十余年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晏岗村农民王华像大多数农民工一样,一过正月初五就踏上返城之路。今年,这个40岁的中年农民工却下定决心“再也不出去了”。让王华决定留在老家的是她12岁的儿子。
王华告诉记者,孩子一直留在农村上学,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缺乏陪伴和管教,不仅学习“抛了荒”,而且这两年变得越来越内向,对父母也越来越疏远。
“和儿子比起来,打工赚钱根本算不了什么。再苦再难,也要留在老家陪在儿子身边。”王华说。
过去,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不少农民工虽然有着回家团聚的念头,但是农村相对滞后的发展却让他们望而却步,踌躇不前。
如今,得益于中国稳步推进的就近城镇化,留守农民工不仅可以一家团圆,而且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待遇。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给农民工带来了实现“城市梦”的春天。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因地制宜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民工创业园蓬勃兴起,不仅使农民增收致富,更带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热。
春节过后,29岁的陕西武功县农民工尚鹏辉每天都要往县里的电商产业园跑上好几趟,将一箱箱苹果用快递发往各地。“都是催着发货的客户,马虎不得!”
从在外漂泊十几年,到去年返回家乡开起网店卖水果,这位青年农民工通过“触网”当上了老板。半年下来,尚鹏辉挣了五六万元,如今订单越来越多。
在陕西省武功县,农村电商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打工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目前,武功全县个体网店已有600余家,电商从业人数近万人,带动了2.5万人间接就业,其中包括1000多户40岁以上的农民。
未来,在农村这片电商“蓝海”,将会涌现出更多的青年淘宝人。近日,中国发改委和阿里巴巴集团就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2016至2018年每年支持约100个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发展农村电商,让漂泊在外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创业。
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分析人士表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不仅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新动力,也将促进不同地区均衡发展,对中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意义重大。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1日,因电脑系统故障导致美国各地航班受到停飞影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最新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