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NY 纽约
NY 纽约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菜价上涨,应该归功于雾霾吗
[ 编辑:dengxin | 时间:2016-04-14 08:50:25 | 浏览:168次 ]
分享到:

今年以来,中国内地菜价肉价持续上涨,一般而言春节后将会下跌,3月份以来,各地菜价却一反常态出现上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食品价格上涨7.6%。其中,鲜菜价格上涨35.8%、畜肉类价格上涨16.5%。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同比上涨46.61%,已超过上海房价28.78%的涨幅,葱、蒜等的价格直接采取了“飞行模式”。有北京市民说,“我记得去年大白菜1块多一点,现在两块五,基本上翻了一倍。猪肉也涨了,之前买13块5,现在基本每斤20元左右。”
不过近日菜价有回落趋势。北京新发地统计数据显示,从4月中旬开始,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回落,其中4月12日的加权平均价在3.36元/斤,较3月份下降7.47%。
影响这一轮菜价上涨背后的因素到底是哪些?

图片来源:人民网
农业靠天吃饭,天气状况直接影响菜价

4月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近期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受天气因素影响。

1月下旬,一场被称为“霸王级”的寒潮席卷中国,北京迎来最冷一周,广场舞大妈被迫转战地下车库。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就连广州城区也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头一回”雪。这次极冷天气直接造成了全国蔬菜的大面积减产。天津西青区的一位菜农说,去年冬天比较寒冷,夜间最低温度曾经达到零下18摄氏度左右,很多温室种植的蔬菜都被冻坏了。蔬菜都喜欢高温,像番茄只有在8摄氏度才能存活,15摄氏度以上才能生长。因为温室条件不佳,温度太低,去年10月种的番茄今年3月中旬才开始采摘,比往年推迟了20天,原因就是温室温度太低,青果很难变色,还有不少病虫害。

img

广州60多年来首次下雪全城狂欢
雾霾也是菜价上涨的一个推手。进入供暖季开始,北方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不佳,常常遭到雾霾侵袭,加之连续阴天,造成大棚蔬菜缺乏光照。因光照不足,河北廊坊、山东潍坊地区种植的黄瓜染上了灰霉病,菜农只好忍痛把黄瓜秧拔除重新种植。河北、山东的黄瓜原本可以在2016年元旦前上市,后来只能推迟到2月中下旬才能够上市,导致春节期间黄瓜的主产地比较单一,只有辽宁朝阳的凌源地区黄瓜在供应大半个中国。不幸的是,辽宁地区又紧接着遭遇寡照(即大部分时间都是阴天,缺少阳光照射)的状况,黄瓜价格一直坚挺并缓慢攀升。

南方前段时间的暴雨也造成了蔬菜一定程度的减产。寒潮、雾霾、暴雨等天气原因是今春菜价疯狂上涨的主要原因。随着天气的回暖和蔬菜上市量增加,4月中旬前后,除了一部分生长周期比较长的蔬菜如青皮冬瓜、新洋葱、新土豆等,大部分蔬菜的价格在4月中旬前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回落。

中国内地蔬菜基本是“自给自足”的,国内农产品基本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是,一旦出现恶劣天气,导致产量下降,国内的菜价就会上涨,可见中国农业至今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

环保执法力度加大,为肉价上涨推波助澜

农业部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活猪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9.54元,猪肉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9.67元,这一价格已突破2011年6月创造的历史最高点。
与蔬菜不同,猪肉的价格几乎不受天气影响。但猪肉的价格却也逆势大涨,这主要是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导致的。由于前期猪肉价格长时间低迷,养猪场户积极性受挫,导致生猪存栏下降,生猪产能处于近年低位,市场供应偏紧。
一位养猪大户介绍,2014年是养猪户亏损最严重的一年,生猪出栏均价低于每公斤11元,猪粮比下跌至4.6:1,每头生猪一出栏就亏400元左右。2014年和2015年两个春节,他判断猪肉会涨价,哪知道恰恰相反,猪肉不但不涨价反而降价,逼迫他缩小生猪饲养规模,减少生猪存栏数量。
价格的降低会使饲养规模缩小,供应下降,引起价格的上涨,养殖户又扩大饲养规模……这样的循环使得生猪的价格形成了一个“猪周期”。一个完整的“猪周期”一般为3年左右。近10年来,猪价经历了2008年、2011年、2016年的价格高峰,同时也经历了2010年、2012年、2014年的三个价格低谷。
今年被称为“最强猪周期”,还跟国内环保整治力度加大有关,养猪场里粪便、污水、恶臭等废弃物造成了环境很大的破坏。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等的出台,环保对养殖的影响日渐加大,多地划定禁、限养区并开启大力度的猪场拆迁潮,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执法力度的加大,也造成了生猪饲养规模的减小,生猪出栏量的下降。

img


福建莆田,禁养区内的养殖场,粪水通过这条管道进入附近菜地,随后流入汀林河
农业未形成规模经济,对货币政策十分敏感

诺贝尔得奖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价格永远是货币现象。有分析发现,这一次食品价格的上涨与货币发行有很大的关系。以广义货币供给M2来看,货币供给的回升(2015年二季度后)与这轮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基本上是同一过程。

img


货币供给的回升(2015年二季度后)与这轮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基本上是同一过程
在目前货币环境相对宽松条件下,物价是有保持温和上涨的基础的。当流动性过剩时,会引起工业生产者购买者价格的上涨,特别是一些基础原材料。由于中国的蔬菜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人力成本、化肥、农药价格的增加使总成本的增加幅度很大,必然会引起菜价的增加。
而这样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发改委表示,今年中国M2目标由去年的12%调增到13%,并首次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货币政策调控指标,目标设定为13%左右,比去年12.4%的增长幅度有所增加,显示出货币政策层面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将有助于推动价格的整体上行。

大葱价格飙升10倍,供需关系外暗含玄机

在周期性、政策性和天气因素外,“疯狂的蔬菜”更多折射出的是资本炒作的身影。最先启动的大葱价格,去年就飙升了10倍,大蒜价格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已涨了一倍多。这种价格走势显然已与供需关系脱节,而更多是资本操纵的结果。
据商务部统计,在中国农产品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了50%左右,而这一比例是欧洲的两倍以上。蔬菜从菜农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再到零售市场。在这些环节中,层层加价,使菜价很难降下来。同时,在这些环节中,大多是小规模经营,效率低成本高,且容易造成蔬菜价格的不稳定和投机,为游资的炒作埋下了伏笔。
去年以来,在大蒜等蔬菜的种植基地、集散中心,集合各种游资的各等“炒蒜人”就在溢价收购、包销要炒作的蔬菜,囤积居奇,在交易所对赌,以各种方式谋求利益最大化。这进一步加剧蔬菜价格的波动。
但是,中国农民又不能跳过这些中间商的盘剥,城市对农民进城做买卖是排拒的。李克强总理最近就批评一些地方不准果农晚间进城卖瓜。政策不鼓励甚至阻碍农户直接与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对接,是中间商能哄抬物价的重要原因。

img

城市并不鼓励农民进城卖菜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何时结束?

据齐鲁晚报,山东的潘女士说,她买菜一般每种买个二三斤,过去一百块钱还能买一大堆菜,而现在一百块钱破开还没怎么花就没了。“这一个月买菜钱,比往年这个时候多花五六百啊!连萝卜都一块五一斤了。”
菜价上涨,受伤最重的无疑是普通市民,特别是城市困难家庭和低保人员,价格上涨迫使他们少吃甚至不吃。
但是价格上涨获益的往往不是菜农,而是中间环节的商家。菜价的下跌却直接伤害了这些生产者。长此以往,必将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这一怪圈反映了中国滞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农业深层次矛盾不容忽视。如果说环保、货币政策等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那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减少农业对天气的依赖,整治环境,减少雾霾天气,构建更加便民,同时更加照顾菜农利益的市场等等措施,仍是国家应该着力的方向。

上一篇:男子殴打妻子致骨折矢口否认 鉴定人员出庭作证
下一篇: 台媒称台湾“诈骗独步全球” 吁大陆严刑峻法处理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