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大学问》栏目刊登了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的一篇演讲,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宏观决策。他提到,2008年曾有人提出扩大居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因为提高居民收入比较困难,而作罢。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推出了4万亿计划,刺激国内投资。
许善达透露,当时有人提出扩大居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但这涉及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居民收入的比重要增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快,但居民消费率一直在下降。要刺激消费,就要增加居民收入。
虽然中央文件提到“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但比重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有提高就要有降低。是降政府的?还是降企业的?或者政府、企业都降?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过。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如果降低企业的比重,企业家会感觉投资收益大幅降低。如果降政府的,那是不是就得减税?
许善达认为,只说要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不说降低谁的比重,这就说明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这个战略是比较软的。这么多年以来,这个目标是在前进之中,但提高的速度很慢。
最近,还有专家说,要降低劳动力工资来增加投资收益。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明明占比并不高,为什么还有人觉得劳动力成本很高呢?
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有三个因素:工资、冗员、社保缴费。许善达认为,三项劳动力成本里真正突出的不是工资,而是冗员和社保缴费。
首先是冗员。企业应该裁减的工人裁减不了。因为社保体系承接不住,只能由企业维持着。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工作小时,让八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所以冗员的工资占了很大一部分。
然后是社保。中国社保缴费率按照法定标准是45%,在全世界比例都是偏高的,与美国相比,中国企业要承担的养老保险缴费率高出一倍。这个不合理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延续到市场经济以后,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前,所有职工都不交社保,企业也不交社保。结果这些人退休以后领钱时就出现了问题。所以上世纪90年代末制定社保的时候,就定了两个原则:第一,社会保障分省统筹,中央不统筹,因为中央财政没钱。第二,增加缴费率,不但要把自己以后领的钱交上,还得承担“以前没有交社保,但现在要领钱”的人的费用。
中国劳动力成本高,社保缴费率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缴费率是按照标准工资来计算的。经济下行时,很多企业劳动小时减少,工资也相应减少,但是社保缴费率的比例不变,这个矛盾表现得格外突出。
目前,中央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这个负担对企业和职工而言都偏重,所以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个任务:要研究社保体系全国统筹、降低社保缴费率。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水准的居民收入,许善达认为,绝不是三五天可以实现的。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1日,因电脑系统故障导致美国各地航班受到停飞影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最新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