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差几百米就挖通了,村里又可多得山后那几亩还没开垦的好地。”这两天,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油海村村支书、全国劳模马廷科正带领村民,为村级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的这项内容,忙得不可开交。“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村在不增加一分钱项目资金的前提下,已多干出20多万元的工程量。”马廷科说,这是“三村”模式在村级土地整治项目中迸发出的活力。
马廷科所说的“三村”模式,是指贵州罗甸正在探索的“村委作为业主,村组实施项目,村民参与施工”模式。
今年,油海村被贵州省确定为“村级土地整治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村级实施试点项目区”。项目区涉及村内4个村民组125户,452人,其中贫困户28户,85人。424万元的项目资金将保障在一年期内建设完成土地平整、裸岩地复垦、新建石板路、栽种道路景观灌木等多项扶贫脱贫工程。作为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的罗甸,以此率先在全省创新推出村级土地整治“三村”模式。
“‘三村’模式,是按照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要求,无缝对接村组实际需求而催生出来的新模式。它可最大限度调动村组和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有限资金用出效益来。”罗甸县国土局局长刘明富说,村委作为业主后,成立村级监管机构,由村委会班子组成,主要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资金拨付情况的审核及公布,同时分片区进行承包管理,落实工程安全、进度、质量等的监管;下设义务监督小组,由选举出的村民代表担任,主要协助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据介绍,在油海村自行实施村级项目后,村委会及群众把项目建设作为自己的事来做,涉及项目征地的4个村民组125户,一致同意无偿征占自家土地并签字确认。
4月19日工程开工以来,作为业主的村委会还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在保质保量完成规划工程的前提下,自行安排结余下来的业主管理费、竣工验收费等资金20余万元,用于修建完善村游泳池、补充田间灌溉管道等公共设施。
“项目开工后,我就在村里工地上务工,几个月下来,一万多的工钱已揣进了荷包,比在外地打工实惠多了。”60岁的贫困村民王顺昌高兴地告诉记者。在项目实施中,村委会合理安排贫困户到项目区参与工程建设,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据统计,该项目工程施工费中,人工费120余万元工资均及时发到农民工手中,在工地务工的贫困户为18户共计30人口,人均月收入约为3000元,实现了短期脱贫。
目前,油海村村级土地整治项目已实现田间道路户户通,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150元增加到900元;已实施旱改水59亩,裸岩地复垦116.58亩,实现人均占有优质耕地1.56亩,有效增加项目区种植面积和种植效益,预计每年可增加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为脱贫攻坚打下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这个将于10月31日提前半年竣工,其示范和推广效应,令人期待。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1日,因电脑系统故障导致美国各地航班受到停飞影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最新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