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4年以来,每年的6月5日都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联相生”(connecting people to nature),主办国是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加拿大。丰富壮观的自然遗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是加国人民引以为傲的财富,也是国家认同感的源泉。加拿大在环保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才会为民众创造如此舒适的环境?记者采访了两位现居加拿大的华人和一位现居北京的加拿大人,深入了解加拿大“人人参与”的环保举措。
垃圾分类处理严格仔细 提高违规成本控制污染
已经移居加拿大的北京人郭利君说,从宏观层面来看,加拿大对土地及生态系统的重视程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加政府对土地的整体使用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得很好,把土地分为两种用途,一种是农业用地,第二种是城市用地,这两种土地是不能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被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划定为农业用地就不能再用为城市用地,反之亦然。
郭利军拿温哥华举例说,温哥华的房子越来越高,公寓越来越多,即便是独立的房子,院子也很小,但会建成三层,充分利用空间高度。为了保障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原有的生态环境,加拿大政府不允许随着人口的增加无限制建设购物中心或者工厂等。宁可牺牲经济增长,也要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为何加拿大能够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
郭利君及其夫人(郭利君供图)
微观层面上,郭利君说,加拿大在垃圾分类上的处理非常到位,每家每户每年都要缴纳房产税(或称地税),这部分费用里就含有垃圾清理的服务费用,而且每家都会配置垃圾分类设备,有两个大桶,配有黑色盖子的垃圾桶用于收集塑料等不可降解或难降解的垃圾,另外一个绿色盖子的垃圾桶用于收集厨余、草、树叶等可降解的垃圾,这两种垃圾必须严格分类。
郭利君讲述了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刚到加拿大时的某天早上,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曾拒绝收走郭利君家的垃圾,原因是他不小心在绿色垃圾桶里放入了一个装食品的小塑料盒,尽管塑料盒很小,但工作人员依然将垃圾桶退还给郭利君,将垃圾重新分类后才收走。郭利君说,如果当时本人不在场,工作人员会用不干胶给垃圾桶贴一张纸条,标明未收走垃圾的原因,如垃圾未分类、超重、超出体积等。这样一件小事让他看到了加拿大在垃圾分类处理上的严格和仔细。除了工作人员用肉眼检查以外,每一个垃圾桶上都有编号,在市政府的管理系统中可查询,垃圾桶在倾倒过程中会扫描编号,如果扫描中连续三次出现未分类垃圾,市政府会给你发邮件提出警告,如果第四次出现,那么所缴纳的垃圾清理费用将会比别人高,通过这种制度来督促居民们做垃圾分类。
加拿大温哥华的蓝天白云(刘洋供图)
在控制工业废气方面,郭利君说,加拿大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非常严格,若出现超标排放,没有定期备案,或者在环境监测部门的检测中出现一次不达标,开出的超级罚单,罚款数额之高足以让一家工厂关门。一些非政府组织也会参与到减排减污等公益活动中,其中不乏环保专业人士,一旦发现工厂有排污超标的情况会将其举报,后果同样严重。违规成本之高,有效控制了工业污染的排放。
让郭利君感触颇深的,是加拿大十分重视对环保意识的培养。今年30多岁的郭利君已经是两个儿子的父亲,他说,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儿子所在的学校,老师会有意识地教小朋友如何正确处理垃圾,比如通过给宣传画填色,完成后拿回家给父母贴在家里,来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此外,在城市中的社区中心,有各种各样指导人们垃圾分类、节约用电、提高取暖效率的小册子,都以轻松的、图示化的、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对民众来说很容易接受。
对随手扔大件废弃家电家具或者不按照市政府收垃圾时间随意倾倒垃圾的,市政府每年需拿出300多万资金来处理此类废品。事实上,政府允许每年有两件大件废弃物品,如果超出这个数量,则需要打电话给第三方公司来处理,但需要付费,因此很多居民会自行丢弃。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每个城市都会有反对这种行为的运动,呼吁人们互相监督。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社区民众参与进来,以“为了我们的社区,为了我们的城市,为了我们的国家”为口号,增强民众的国家自豪感和对加拿大的认同感,让民众更好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破坏环境会遭抗议
曾经在加拿大攻读硕士双学位的中国学生刘洋,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在加拿大工作的白领。回想起初到加拿大的感受时,她说:“2013年9月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感觉环境很好,空气新鲜,绿色植物充足,比较干净。在飞机上就能看到地面丰富的绿色植被,还有河流也很干净。我觉得人们的环境意识非常好,政府要求每家每户必须垃圾分类,而且会派人每周挨家挨户回收垃圾,分类很仔细。如果不按照要求分类,比如饭盒直接扔掉的话政府可能会罚款;其次就是对于可能破坏环境的政策,市民们会游行抗议,比如之前政府一直说要修油管,大部分人都反对这一做法,因为修油管会破坏环境。”
身在加拿大的刘洋(刘洋供图)
刘洋说,在办公环境中,也处处可见加拿大人的环保意识。比如在打印机旁边会有专门的纸盒回收纸张再循环利用,而且数字化时代,能够数字化的就不用纸张,比如举办大型活动,有时候现场都很难找到纸质的材料,大部分是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刘洋还强调,在加拿大,室内是绝对没有人抽烟的。
生活在加拿大,随处都能看到小动物。刘洋说,居民后院经常会出现浣熊、熊、松鼠等野生动物,有大量可以远足的森林,还有很多自然公园。这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照。
凭此卡可免费进入国家自然保护公园(刘洋供图)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将是加拿大150周年国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庆祝世界环境日,加拿大政府决定在2017年免费开放所有国家公园。
政府重视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深入国民
现居北京的自由撰稿人Doris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加拿大人。她说,加拿大能够成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办国,是因为加拿大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而且环保意识早已深入加拿大国民的心中,而这都要归功于教育的作用。Doris说,“我上小学的时候,环境保护是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我们学习如何循环利用废品,老师会教我们用家中能够找到的塑料瓶或者塑料袋做玩具,学校还组织我们一起去学习清理社区。”
Doris说,加拿大人保护环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很多超市有这样的活动,如果消费者循环使用塑料袋或者自己带购物袋,就可以让商店打折,这是一种很好的激励人们少用塑料袋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商店还使用电子账单来减少纸张的浪费。及时关掉电视机、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尽可能用步行、自行车代替开车等,已经成为加拿大人的生活习惯。Doris还提到,加拿大人会将不需要的衣服捐赠给慈善机构,衣服本身也是化学制品,一来可以保护环境,二来可以帮助那些需要衣服但又买不起的人。
加拿大的自然风光(刘洋供图)
对于民众较强的环保意识,Doris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过教育培养形成的,“比如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都骑自行车去上课而不是开车;楼内走廊上的垃圾桶贴着‘可循环利用’或‘不可循环利用’的标签;将喝完的酒瓶还给商店可以返钱等,都是鼓励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方法。”她说,在加拿大还有很多非政府组织发起环保运动,呼吁和教育人们保护环境。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1日,因电脑系统故障导致美国各地航班受到停飞影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最新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