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8月20日,英国药品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警告,提醒大家谨慎选用一些未经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称这些中药含有高含量的有害毒素,包括铅、汞和砷。此次被警告的产品有牛黄解毒片、白凤丸等传统中药。
继这次警告之后,近日,英国药管局表示,计划从明年初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那么中成药在国外屡屡被拒,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是观念问题?还是质量问题?
英国药管局的命令被很多媒体解读为英国对中国中药下了封杀令,但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看来并不是如此。
刘张林说,这要从2004年欧盟颁布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说起,这个指令被业内人士称作2004/24EC指令。指令规定,药企若能够在申请日之前提供至少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的,就可以通过简易注册后以药品身份正式登陆欧盟市场。
刘张林解释说,过去中成药在英国属于灰色地带,而这个指令实际上是为传统的植物药包括中药开辟了简易注册通道。
刘张林:里面规定了有7年的过渡期,就是到2011年的4月30日,所有没有经过注册的草药产品都不能进入药品市场销售,因为原来他们是一种灰色地带,就是原来它没有进行监管,现在要按照2004/24EC指令,进行注册后才能销售。
不过,上述指令在实施前,英国药管局曾承诺中医诊所已购入的中成药可继续销售,直到保质期结束,因此各诊所购入了不少中成药,不少店目前还有库存。药管局日前的表态针对的是没有注册的中成药,而不是完全针对中成药本身。
刘张林:它不是针对中药,因为它是,2004/24EC指令它是过度到2011年的4月30日结束,所有的草药,就是中成药要必须经过注册,药监部门是根据那个指令的一个结果。到了期之后,所有没有注册中成药就不能进入市场了。而库存仍然可以在市场流通,然后到一定期限就限制流通了,这个事件本身是这样。
不过,抛开英国此次的禁售事件,我们还是不难发现,以质量安全等问题为由,中药在海外遭遇警告和封杀的的案例并不少见。
今年年初,加拿大卫生部曾发出通告,警告公众不要购买、服用多款含有超标的汞、铅等重金属的中成药,包括天麻头痛丸、石斛夜光丸、内障明眼丸、天麻丸、白凤丸等产品……那么,中药到底为什么在海外的扩展之路如此波折呢?
在同仁堂集团品牌部部长赵现红看来,用药理念的不同才是中药在海外经常遭遇警告和封杀的主因。
赵现红:在用药的理念上,他们不认同中药的用药理念,在我们看来是治病的,他们认为是致命的,不一定是恶意,我倒不认同这种观点。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认同赵现红的观点,并表示:出口到海外的中成药,质量上是有保障的。
刘张林:确实有一些品种可能因为传统使用的问题有重金属超标的现象,但是绝对不是质量问题,因为中成药在国内执行的中国的药监标准,这些产品只要是通过正常渠道出去的它都是符合国家药监标准的。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中国药材公司总经理吴宪说:中药和西药在处方原理上差异较大,误解在所难免。
吴宪:中药是综合调理,强调天然、综合性的一个治疗,西药它基本上讲究的是单一的作用,所以咱们中药的现在整个成份分析标准还不是很清晰。中药是几千年留下来的,疗效作用肯定是有的,但是怎样能把它说清楚,用现在的方法把它分析清楚,这是需要个过程的。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仅在一季度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就达3.3亿美元,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据了解,这些植物提取物到了国外之后,又被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洋中药’或保健品、化妆品等,其中不少又返销回中国。那么这会不会是中药国际化的一条道路呢?
同仁堂集团品牌部部长赵现红并不看好中成药的这种“曲线救国”途径,认为这种方式给中药产业带来的弊远大于利。
赵现红:这几年中药提取物,或者植物提取物,在出口中占的份额很大,但是对中药走向国际化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因为你是作为一个原料出去的,并不是作为中药出去的,不光不能代表,而且还把污染留在了国内,为他人提供了廉价的原料,我觉得这不是很值得提倡和值得发展的一个方向。只是短期赚取了些外汇,但是消耗了咱们的资源,消耗了咱们的能源,污染了我们的环境,给人家提供了原料。
虽然中药的国际化路程艰难,但是好消息是,日前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表示希望通过三年努力,探索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建立中医药服务标准,培育国际知名服务品牌。我们也期待中药的国际化道路可以越走越宽。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1日,因电脑系统故障导致美国各地航班受到停飞影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最新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