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府对无证客住宿地点进行的最新内部调查显示,目前约有968名无证客在街头或地铁中过夜,与去年的数据相比,露宿街头的无证客数量大约增长了25%。华人市民也担心这些无固定住址的无证客,恐为社会安全带来更多不稳定的因素。
此次的调查名为「圣布里吉德过夜住宿调查」(St. Brigid),市府调查了此处的377名无证客,并表示这一样本量足以反映正在等待安置的3874名无证客的情况。圣布里吉德(St. Brigid)位于曼哈顿东村(East Village),据了解,是无证客报到的地点之一,没有孩子的成年无证客必须先在此处报到,才能申请前往其他庇护所过夜。
调查显示,有25%的受访者报告说他们在户外或地铁中过夜,4%的人表示得到了家人或朋友的收留。市府根据该调查预估,全市目前约有968名无证客在户外或地铁中过夜,与去年相比大约增长25%。
此外另一份最新数据显示,庇护所收留的无证客数量,从今年1月初的6万9000人,减少到2月中旬的6万5600人。市府表示这一减少是由于去年10月开始实施的庇护所新规所致。新规起初要求入住市府庇护所、未带孩子的成年庇护客限60天内离开,自行寻找其他住所,市府随后又将时限缩短至30天,并规定若无证客入住30天无法得到进一步安置,则需重新前往位于曼哈顿罗斯福酒店的庇护中心再次申请床位。
对于在街头露宿的无证客,游民维权人士警告称,限制无证客进入庇护所,产生排挤作用,将导致街头游民数量急剧增加,这可能给市府带来急诊室等更多负担成本。
纽约市居民联盟主席臧东慧则表示,这些露宿街头的无证客的确会为社会治安等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但不代表30天的期限应当取消。
「如果没有这个期限,会有更多无证客依靠政府,依靠福利,游民所会更加爆满,」臧东慧说。他表示外族裔无证客应当向华人学习,到纽约第一天就开始找工作,努力自食其力,而不是想着靠政府,「游民所制度是一项完全失败的政策,」他说。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