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NY 纽约
NY 纽约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语言不通、缺中文标识 华人上房屋法庭碰壁
[ 编辑:dengxin | 时间:2024-06-30 10:43:52 | 浏览:32次 ]
分享到:
        

                     

   

    此报导由本报与纽约移民记事网(Documented)合作推出,特约记者杨子锐采写,获HomeLab NYC和哥伦比亚大学托尼·斯塔比尔调查新闻中心(Toni Stabile 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支持。

    61岁的陈珠林(Zhulin Chen)去年夏天实现了她的美国梦:在从中国移居美国八年后,她终于攒够了钱,准备在皇后区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美容院。

    但在去年8月,尽管她与一对名为季慧(Hui Ji,音译)和贾肇航(Zhao Hang Jia,音译)的夫妇有签署好的租屋合同,却在未被通知的情况下被他们锁在位于法拉盛的公寓门外,她不得不通过皇后区房屋法庭控告他们,尝试搬回去并取回她的物品。(在法庭上,她得知这对夫妇其实也是这间公寓的租户,并且房间一直是他们转租给她的。季慧和贾肇航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陈珠林不会说英语,她说,因为免费的法律服务已找不到,她也负担不起律师费,所以她只能自己代表自己。

    在去年10月的一次庭审上,负责她案件的皇后区房屋法院的兰斯登法官(John Lansden,音译)命令季、贾二人让陈珠林回到她的房间,但陈珠林回到公寓时发现,她租的房间的墙已经被拆掉,她的物品也被移走了。

    法庭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随后帮助她提交了六项动议,控告房东藐视法庭,但陈珠林根本不知道「藐视」这个词的意思。

    然而,法官驳回了陈珠林案的所有动议,并称这是由于「送达不当(improper service)」所造成,具体的原因包括用挂号信而不是平邮寄送动议,以及信件迟了一天寄送等。

    陈珠林表示,她用错误的方式邮寄动议,是因为没有普通话口译员向她解释文档上的指示;而信件迟了一天寄出则是由于没有法庭口译员的帮助,她花了很长时间填写动议表格,填完后从牙买加(Jamaica)赶到法拉盛时已经太晚,她原计划在那里的邮局找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帮忙。

    在房屋法庭进行了四个月的抗争未果后,陈珠林于今年1月住进了一家收容所。

    今年2月1日,得知自己对房东的动议再一次遭到驳回的陈珠林在法院的走廊里流下眼泪:「房屋法庭真的把我害惨了。」

    陈珠林是纽约市房屋法庭上众多英语水平有限的华人租户之一,法院缺乏语言支持意味着他们会遭受经济损失、精神压力,有时甚至是本可避免的流离失所。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纽约移民记事网(Documented)、HomeLab NYC 和哥伦比亚大学托尼·斯塔比尔调查新闻中心旁听了数十起华人房屋法庭案件,并与十几名租户以及律师、法官和口译员讨论了诉讼人需要语言帮助时遇到的问题。

    这些采访以及对法院系统、人员配置和预算文档的核查揭示了一个资金不足的语言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该系统依赖于少数不堪重负且报酬不足的口译员,其中许多人多年来没有接受过培训。

    房屋法庭翻译的表现也没有经过懂该门语言的主管的定期评估,对口译员的投诉表格也没有提供多种语言版本。

    纽约州法院系统表示,会定期检查法院大楼,确保多语言标识到位并提供正确的信息。然而,记者多次对不同房屋法庭的走访发现,由于缺乏足够的中文标识,华人租户常常在法院大楼里感到茫然无措。

上一篇:女员工老父认尸浑身发抖 直喊:我替她
下一篇:布碌仑地铁无障碍电梯升级推迟 郭纳德批MTA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