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不同病毒引起,尤以在公共场所被传染;
2、不良的生活习惯:
(1) 自身防护不当:如果在温差变化大的季节不注意增减衣服,皮肤局部受冷,毛细血管收缩,会反射引起鼻咽部粘膜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弱,局部抵抗力降低,使得病毒乘机而入,引起感冒。
(2) 不良的饮食习惯:平素摄入食盐较多者,维生素A和C缺乏者,易受病毒的入侵而引起感冒。
(3) 精神高度紧张和过度疲劳:这些人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感冒。
3、体质因素
慢性咽炎、支气管扩张、结缔组织病和慢性肾炎的唿吸道和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冒。目前尚没有确实特效、安全的杀病毒药物。但是休息、保暖、多饮水、注意营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抗感冒药的早期应用对患者的康复和合并症的预防有帮助。
用于治疗感冒和流感的药物主要分为抗过敏药、减轻鼻粘膜充血的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四类。其中抗病毒药仅限于患流感的病人使用,抗病毒药早期应用可以减轻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但是不能消除病毒。抗过敏药可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减轻鼻粘膜充血药能够选择性的收缩鼻粘膜的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使鼻涕减少。解热镇痛药可以退热,缓解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
1、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
2、减轻鼻粘膜充血药:伪麻黄碱。
3、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栓。
4、抗病毒药:病毒唑、阿昔洛韦、金刚烷胺。
目前市售的抗感冒药复方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常用的有:阿苯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氨酚伪麻片、酚咖片、咖酚伪麻片、美息伪麻片、双酚伪麻片十美扑伪麻片、酚麻美敏片、感冒灵胶囊、新康泰克。
用药原则:
1、老年患者、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患者、肺气肿等肺部疾病患者,在应用抗感冒药前应咨询药师或医生。
2、凡驾驶机、车、船或其他机械设备操作、维修者禁止在工作时间服用有含镇静作用(包括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的抗感冒药。
3、如果患者只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涕而无发热、肌肉痛、头痛等症状、原则上不主张使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以免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当发热症状诊断明确时,可选用解热药。小儿发热在 39℃ 以上,应用解热药。有明显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应用解热镇痛药。
4、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处方抗菌药物。
5、服用抗感冒药期限间,不要同服滋补性中成药。
6、服用解热镇痛药时禁止饮酒。
7、多喝水,促进排尿量。
8、注意休息。
感冒发烧用药常识
可以用激素当退热药使用吗?
感冒发烧时,使用激素强的松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是,服药期间体温可以正常, — 旦停药,即使停1天药又可重新发烧,而且烧得更厉害,还常伴有咳嗽气喘等肺炎继发症症状,一般需住院治疗。这类肺炎是由滥用激素强的松造成的后果,因此,千万不可以把激素当退热药使用。
为什么服用强的松退热效果很好,但一停药又马上烧起来了呢?
激素可以降低丘脑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量,抑制局部炎症过程和免疫过程,因而有较好的退热作用。但是,激素抗炎不抗菌,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很容易诱发和加重感染。这样就往往会造成疾病实际上在向严重的方向发展,但从表面上看却已有好转甚至痊愈的假象。
最后还应强调,滥用激素还会引起溃疡病、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无菌性骨坏死等副作用。激素有严格的使用指征,盲目滥用极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甚至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老年人感冒不可掉以轻心?
所谓感冒通常是指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唿吸道感染。冬春季节是感冒的多发期。春天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加上漫长的冬季人们基本在室内活动,抗寒能力下降,突然的到户外活动,容易遭受风寒而感冒。老年人由于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及自身唿吸道保护机能下降,加之许多老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而更容易患感冒。普通感冒的主要症状是唿吸道卡他症状,鼻黏膜充血,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有的咽喉充血疼痛,嗓子嘶哑,说不出话。有的可继发细菌感染并向下唿吸道蔓延,造成严重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气急气促、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平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等慢性疾病的老人甚至会导致心衰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年轻人感冒后只要注意休息和多饮水,一般在1周左右即可痊愈。老人感冒则不可掉以轻心,要积极治疗,在刚刚出现感冒症状时即应及时就诊,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在治疗感冒的同时应注意对原有疾病的控制。如症状较重,应及时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平时要加强自身体质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每晚最好能用热水泡脚15分钟,水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发红,可预防感冒发生;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内的温度要适宜;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添减衣服,不要过早脱去棉衣;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有些研究显示,住址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导致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一个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