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会引起胰腺癌?
临床研究发现,胰腺癌的致病因素很复杂,有内源性的(遗传因素)和外源性(环境、饮食等因素)。在切入正题之前,倪泉兴教授介绍了几则亲身经历的事例:“有一家父子三人,大儿子得了胰腺癌住院开刀,父亲一直来陪伴,出院后父亲心想我也检查一下,结果发现也是胰腺癌,后来父亲住院开刀,小儿子来陪,出院时小儿子也检查发现患有胰腺癌。还有一对母女,母亲和女儿都有胰腺癌。姊妹兄弟一同发病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有胰腺癌发病史的家庭要特别引起重视。”
1.吸烟是唯一公认的胰腺癌高危因素
吸烟是唯一被公认的胰腺癌发病高危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实验研究已经证明,烟叶中的致癌物质可以引起胰管上皮的癌变。
倪泉兴教授大声疾呼:“已经抽烟的赶快戒烟,不抽烟的千万别到烟雾缭绕的棋牌室去打牌,二手烟和一手烟一样有害!”
2.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四条腿的红肉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3.有家族史者大大超过无家族史者
胰腺癌的发病在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3-13倍,据报道,家族中有1人发病其他家庭成员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2个人发病则升至12倍,3个人发病竟高达40倍。倪教授碰到过多起母女、父子、兄弟姐妹、祖孙三代的胰腺癌家族,正对此加强研究。
4.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疾病有癌变倾向
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具有癌变倾向,可以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做到密切随访。8年前,倪泉兴教授为一名病人切除了胰管结石,8年后该病人又患上了胰腺癌,因此,慢性胰腺疾病也应当引起重视。
5.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几率是正常人2倍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几乎是正常人群的2倍。因此,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突然发现患糖尿病时,一定要认真筛查胰腺癌。
6.良性肿瘤也可以恶变为胰腺癌
和其他器官一样,胰腺也有许多良性肿瘤。例如浆液或粘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导管内粘液性乳头状瘤等,其中也可以恶变为胰腺癌,尤其是粘液性囊腺瘤和导管内粘液性乳头状瘤。
7.口腔疾病应及时治疗
有研究表明,龋齿和其他口腔炎性病变、细菌孳生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
8.其他因素也应引起重视
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胆道疾病、胆囊手术切除、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
-哪些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发糖尿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病人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4)慢性胰腺炎病人,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亦属癌前病变。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高危人群需注意哪些问题?
1.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由于胰腺癌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常常有吸烟史,因此必须戒烟。尤其重视二手烟的危害,减少去烟雾缭绕的棋牌室等场所。
2.避免大量饮酒损伤胰腺
已经明确大量饮酒对胰腺也有损害,应注意节制饮酒。
3.及时治疗胰胆疾病和幽门螺杆菌
及时治疗急慢性胰腺炎和胆道疾病,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也应及时治疗。
4.少吃煎炸腌制食品和牛羊猪肉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要少吃四条腿的(牛、羊、猪),多吃两条腿的(鸡、鸭、鹅)、没有腿的(鱼虾)食物。
5.多吃花椰菜可预防DNA损伤
适当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尤其要多食花椰菜、十字花科即青菜类蔬菜,因为它们含有异硫氰酸盐类物质,可以预防化学物质诱导的DNA损伤和多种肿瘤的发生。
6.多在阳光下户外有氧运动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阳光下的户外有氧活动可以促使机体产生结合蛋白I。而结合蛋白I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
7.可适当多饮绿茶
绿茶中也含有抗氧化的成分,应经常饮用。 本报记者 金恒
-看病技巧>>>
尽早找到合适的医院先外后内避免延误手术时机
和做事一样,看病也需要技巧,掌握看病的技巧可以有助于减少就诊的次数、减少重复的检查、减少就医的花费,能够尽早找到合适的医院、科室、治疗的医生以及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尽早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有效治疗。
倪教授说,他很赞同一些病员跟他介绍的看病经验。例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因此他是先看西医再看中医,先搞清疾病再治疗症状。先看外科再看内科,因外科医生首先考虑的是需要手术的外科疾病;内科医生首先考虑的是需要服药的内科疾病。因此,首先要鉴别出可手术的外科疾病,尤其是肿瘤,再去看内科,否则会延误手术时机。
有些研究显示,住址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导致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一个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