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NY 纽约
NY 纽约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被淘汰的民族--匈奴
[ 编辑:hrsqfan | 时间:2013-03-30 12:03:31 | 浏览:317次 ]
分享到:

匈奴曾在中国的北方存在有数千年之久,并对华夏民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然而,这个民族的由来和活动经过是什么?它最终又是如何消亡的呢?

据《汉书。匈奴传》等史料载,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的苗裔,就是说与夏王朝有某种民族联系(是否属实,也只此一说,缺乏深入的佐证)。以后这个民族有过多个称呼,如“淳维”、“山戎”、“猃狁”、“薰粥”、“西戎”、“北狄”等,其活动区域在鼎盛时期覆盖中国的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汉文化又把这个与自己文化有异的民族称之为“胡人”,等到了汉代,则有了一个固定的称呼“匈奴”。

匈奴是个游牧民族,善于骑射,有臂力,行踪飘忽不定,极富侵略性,曾多次内侵,是中国北方边境的严重忧患,给汉民族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为了北方的安宁,汉政权对匈奴的内侵多次展开反击,两个民族在北部边境展开了几千年的拉锯战。如著名的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之战;赵国名将李牧的破胡之战;燕国的破东胡之战等。为了阻止匈奴入侵,燕、赵、秦等国都修筑了用来防御的长城。秦统一中国后,为防“胡”,始皇帝命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大军北击胡,并修筑万里长城;汉代秦后,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0年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结果陷入匈奴在平城(今山西大同)设下的重围。为了国家的修养生息,汉王朝只好采纳大臣刘敬的建议,采取“和亲”政策以安抚之,将公主嫁与单于为妻。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但是,“和亲”也没有阻止匈奴的南侵攻势。

汉武帝即位后,综合国力增强,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从武帝元光三年(前133年)到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前后长达44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兵对匈奴进行了3次大的战役,给匈奴以沉重的打击。直至东汉和帝永元年间,汉朝派将军窦宪、耿固再次率军北征,匈奴终于被彻底打败,不再成为东汉边患。

击败后的匈奴去了哪里?一部分向西迁徙,传说到了东欧,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匈牙利;一部分归附鲜卑族,一部分内迁与汉族同居,最终汉化。即使在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建立了前赵政权,也为时不长。一个在中国北部生存了数千年的民族,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连任何文字证据也没有留下来。

作为一个民族,匈奴为什么在历史中消失之后一点痕迹也没留下来?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消失?这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课题。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导致匈奴民族退出历史舞台。

第一,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使匈奴族的文明程度一直停留在原始的部落阶段。匈奴民族逐水草而居,无城廓耕田之业。因居无定所,不事农业,生活上的来源只能靠抢掠,这就使这个民族没有文化的积淀,没有财产的蓄聚,也就形成不了文明的进化。从世界文化史的发展规律看,世界几大文明古国,都是从农业社会开始的,因为只有农业才有固定的生活住所,然后才有文字及制度的产生,民族才能形成传统及道德观念。所以,匈奴与汉民族的争斗从本质上讲是落后的原始文明与先进的农业文明的斗争,应该说这是匈奴消亡的主要原因。

第二,没有社会制度及各级权力机关,使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没有过渡到国家形态。整个民族活动区域即使广阔,军队数量也不少,但因没制度保证,使整个民族形成不了强有力的外部制度的约束,民族聚散无常,战斗力大打折扣。

第三,军事上没有固定的后方基地,使匈奴族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战线状态,一旦遭遇汉族军队的进攻,匈奴军队只能靠骑兵的机动退向大漠深处以避打击,实际上处于流寇状态。汉武帝的三次大反击,就是看准了匈奴的这个弱点展开的。也因为没有稳定的后方基地,使匈奴对汉王朝只能形成威胁,不能形成致命的打击,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

上一篇: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
下一篇:史上十大流氓——枭雄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