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3届全国书博会上,韩少功的出现颇为引人注目。他在多场论坛发声,侃侃而谈自己思考世事的心得。
韩少功说:“最近我的许多作家朋友都跑到海南岛买房子,无非就是要享受空气、阳光、水,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基本的福利,但是,这个原先是免费的福利,现在好像变得很稀贵。要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才能享受到这个福利,很不正常。”他希望在自己的新书里,重新唤起大家对自然的记忆与情感。
由于从2000年开始有了一段隐居乡下种菜的经历,韩少功也关注起虚拟世界的“种菜”来。他说:“前不久,好像全国都流行在网上‘偷菜’。我想,不管是虚拟世界多么神奇、多么微妙,它永远代替不了自然对人的身体和心灵的那种滋养……用我一个法国朋友的母亲的话来说,close to nature,that is close to god(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上天)。”他故意用英语来说出那句话,以强调对其欣赏有加。
但是,“亲近自然”却面临着数字化技术的挑战,韩少功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说:“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饭,每个人到饭桌上还拿手机看微博。端上来一个菜,还都啪啪啪地拍照,放到微博上去,饭都不能好好吃,周围最亲密的人实际上已变成非常遥远的人。数字化技术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关系带来了根本性、颠覆性破坏。”
虽然隐居乡下,但是韩少功对数字化时代却有着通透脱俗的看法。他调侃道:“有一次我在乡下没事,找一本唐诗来读,粗略统计,那本诗集里面大概70%以上的题材都是‘怀远’,怀念远方的故乡、朋友、亲人。但是,现在根本无所谓远近,每天都可以视频通话,‘长相思’变无所思,‘长相念’也就无所可念,这就是说,假定唐朝有视频的话,流传下来的唐诗会少70%。” 韩少功说,出国留学的孩子几乎每天可以和家里视频通话,问妈妈荷包蛋怎么做?面条怎么下?老妈就在视频里面告诉儿子,新技术提供了这样的交流机会。这样的远和近根本就不存在距离。
他说,信写得少了,等信的焦虑,那种期盼,那种惆怅,接到信以后的喜悦,或者读到某一封信的时候忍不住泪流满面,那些场景与心情也就都没有了。换句话说,人的自然情感被压缩了。因此,对数字化的前景,韩少功抱谨慎乐观的态度。
据《纽约时报》1890年报道,十九世纪末纽约唐人街的华人女性非常少,直到1890年才首次有华人夫妻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