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揭露日常困扰的深层理由,延展直通生存的岩床。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一类生存的痛苦,而不是经常有人宣称的个人惨痛经验的挥之不去的点点滴滴。我的假设是:根本的焦虑源于个人千方百计--也许是自觉的也许是不自觉的--要解决生活中难以接受的事实,要解决生存的既定事实。
我发现有四个既定事实与心理治疗最为息息相关。
1.我们命官以及我们所爱的人必然都会面临死亡
2.我们只需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自由
3.我们终归是孑然一身的孤独
4.人生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
不论这些既定事实看来如何冷酷无情,智慧之根与解脱之道尽藏其中。面对生存的真相,进而借力使力,化危机为个人脱胎换骨的契机。
"责任"一词虽然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我个人偏好萨特的定义。他说,承担责任就是"担任设计师"。因此微妙命官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每一位心理医生都知道,治疗之初最紧要的一个步骤就是:使病人相信他得为自己面临的人生困境负起责任。一旦认为自己遭受的困难是外在环境引起的,治疗必定无效。
自由的意思是,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行动、自己的生活处境负起责任。
孤独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病人一心一意要逃脱孤独,可能会妨害他与别人的关系。许多人的友谊会破裂或婚姻会失败,就是因为他利用别人作为抵挡孤独的盾牌。
人生的一大矛盾是--自知产生焦虑。融合能够泯除自知,化解焦虑彻底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焦虑是甩掉了,但也失去了自我。
正是基于上述的理由,心理医生不喜欢接手恋爱中的病人。心理治疗与恋爱水火不相容。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有心从事探索的自知以及终将只是内心冲突所在的焦虑,两者不可或缺。
此一存在困境--生命在一个既无意义又无确定的宇宙中寻求意义与确定性--与心理医生的工作最为息息相关。
忍受不确定性的能力是从事心理治疗这个行业的必要条件。社会大众可能认为,心理医生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引导病人走向已知的目标。每一个步骤都可预期。这种情形其实少而又少。多数的情形是,心理医生迂回向导,随机应变,摸索前进。
身兼旁观者与参与者双重角色,有赖于心理医生全心全力的投入,也就使得我在个案中面临锥心刺骨的问题。
既然如此,科学方法所讲究的置身度外以力持客观的专业心态,显然不足以应用在心理治疗上。因为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存在,与死亡密不可分。有生就有死,有爱就有失,有自由就有恐惧,有成长就有分离。就此而言,我们一体同命。
在治疗过程中,每一粒眼睛里的沙子,都可能会变成石磨中的谷粒。
如果有花飘过,我会把花心留给你;如果有风吹过,我会把树叶留给你;如果有岁月潮涌过,我会把欢乐留给你..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