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NY 纽约
NY 纽约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青少年儿童离家出走心理问题需重视
[ 编辑:hrsqfan | 时间:2014-03-08 19:11:31 | 浏览:694次 ]
分享到:

据美国国家监督总局估计,离家出走的年龄已经从平均年龄16岁下降至15岁,且有38%的儿童年龄低于14岁。虽然很多孩子想在他们的童年某些阶段,离家出走或是以离家出走作为威胁。


现在青少年孩子动不动就离家不归,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有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生怕孩子受到伤害,结果使孩子形成过分娇气、任性、霸道、自尊心极强的心理。这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受不得一点委屈。加上现在大多家庭就一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过高,重视智力和成绩却忽略孩子的情商及品德教育,结果造成孩子的畸形心理。孩子离家出走有多方面的原因,上面的是一部分因素,还有父母不和、父母离异、无意破坏了贵重物品、成绩不好等原因都会导致孩子有离家出走的念头。另外,有的孩子认为逃离父母代表一种独立,他们通过离家出走,去寻找新的东西,想借此获得想要的自由。家长在面对离家出走的孩子时,不应该表现得过于软弱,否则孩子会不断地把离家出走作为自己的“撒手锏”。

为了避免孩子出现离家出走的念头,家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给孩子有度的爱 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有度:要爱而不宠;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以爱动其心;以严动其行。对孩子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平常多给孩子讲解离家出走的害处 对于有离家出走迹象的孩子,家长应该在身边发生类似的事件时,趁机给孩子讲解离家出走的害处。比如:父母的担心,坏人的利用和加害等。
三、教给孩子发生紧急事情时的解决方法 很多孩子离家出走都是因为有怒气,和不知如何面对的紧急事情发生,因此选择逃避。所以,在平时家长就应该教给孩子发泄怒气、平衡心态、解决紧急问题的方法。比如:对他人的做法不能理解时,可以进行换位思考,也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或者通过第三者的调节解决问题。无意做了错事时,可以诚恳地主动认错,并表示愿意接受惩罚,请求他人原谅。当家庭发生纠纷时,请求他人帮助和解,实在解不开的心结,可以在告知家长的情况下,到亲戚或朋友家住一阵,想通了再回来。

如果孩子离家出走了,建议通过以下方法来行动:

  A.联系和孩子走的比较近的朋友或去亲戚。

  B.如果你无法联系上孩子,请打电话给当地警察局。

  C.当你的孩子回家后,你可能会生气。让你的孩子知道你很沮丧,不高兴,因为你爱他们,也为他们的安危担忧。

  D.通过聆听并尝试理解他们的担忧,让他们觉得值得回家。

  E.不要害怕去寻求外界的帮助。


一旦孩子已经离家出走,回来后,家长不要数落孩子。“有本事你别回来”之类的话千万别说,否则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二度出走。应该从理解的角度肯定孩子返回的行为,指出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所犯的过失。如果是家长的错误要向孩子认错,表示愿意与孩子共同努力改进亲子关系。要教育孩子“浪子回头金不换”,鼓励孩子面对挫折。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可以把它作为一页历史翻过去。过后孩子犯错时,也不可旧事重提,老账、新账一起算,借此打击孩子。要让孩子意识到你是真的理解他、帮助他。


上一篇: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自慎
下一篇:远离电子游戏回归简单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