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早使用电脑的危害
一般家庭,专门为学龄前儿童预备适合的电脑桌椅的很少。小孩子在大人使用的电脑桌前玩电脑,首先对身体健康不利。小孩子必须耸起肩膀按键,伸长脖子看屏幕,通常会出现不良姿态。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变形,脊椎、手腕、颈背肌肉疼痛。这些伤害,往往不是马上显示出来,而是在孩子长大以后才出现的。
电脑很神奇,诱惑力大,而小孩子又缺乏自我克制和约束能力,很容易入迷,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入迷,就会爱不释手,全身心投入,欲罢不能,废寝忘食。长时间在荧光闪烁的电脑前,过度暴露在放射线照射之下,会严重地刺激孩子脆弱的视神经。时间长了,会两眼发涩疲乏,影响视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人的心理状况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之下形成的。长时间在虚拟世界遨游,儿童就会与现实世界失去接触,势必会造成性格上的孤僻,不利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人的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语言等共同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儿童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他所形成的基本思维会受计算机的符号式机器思维,即“模式化思维”的影响和控制,不利于儿童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人的记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在不断记忆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电脑正在成为记忆的“替代物”,过早地使用机器代替活的记忆,就会懒得用脑记忆,丧失应有的记忆力。
儿童过早与电脑相处,会在情感上对电脑的信息世界产生眷恋和过分依赖。电脑是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过分依赖电脑和过分依赖家长一样,都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任何高科技的产品,往往是一柄“双刃剑”。比如,汽车的普及,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但会使人们行走能力降低,体力下降。傻瓜照相机使人人都会照相,但又使人们不再会对光圈、焦距,拍照出更为精美的照片。电脑的出现,给获得、处理信息和通讯带来便利,但使许多人都不会用笔写字了,等等。
人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准则,都是通过人与人在相处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不善于与人交流而只会与机器相处的孩子,不仅人际关系上有缺陷,不善于与人交往、交流,而且也不利于良好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的形成。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会了电脑操作,就免不了要上网;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近乎“自由化”的世界,其中有许多的“垃圾”和“陷井”,涉世不深的孩子缺乏独立识别、分辨能力,难以筛选、过滤和取舍信息,过早地接触电脑,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