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在地铁站月台演出,乘客酌给小费。
为某些市民来说,纽约市的真正音乐是在繁忙马路下面的地底演出。数百名表演者,每天分别在全市的地铁站,表演打鼓、弹奏乐器和唱歌,以为持生计。这些表演者被称为街头艺人,他们从事其中最艰难的一种演艺事业,试图吸引路过乘客的注意,希望得到一些小费。57岁的李查兹(Roland Richards)说:「你可能心情不好,但不妨走出去听听美妙的音乐,它使人心情更轻松。」他出生于千里达多巴哥(Tobago),是一位钢鼓手,自1987年以来,他一直在地铁表演。
表演者试图在卡内基音乐厅、百老汇街和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地底舞台演出,维持生计。当中有鼓手、风笛手、一人乐队和琵琶手等。他们依靠陌生人的慷慨施赠。由于假日季节临近,游客涌入纽约市,所以他们如今格外活跃。根据第一修正案,这类表演者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他们在地底表演,不用许可证。大都会运输署(MTA)每年在主要的地铁站,为大约350名表演者举办活动,尝试引进一些规定。
纽约市有一些严格的基本规则:递出帽子要求小费是可以的,但行乞不可以。不能干扰服务,不能在地铁车厢表演,在月台不能用扩音器。那么,街头艺人有多少收入?虽然很难统计,但有些表演者积极盘据主要地点出售CD,这比单纯表演赚更多钱。38岁的歌手作家,是全职地铁表演者。自1995年,他一直接受捐款和售卖CD,每张10元。他说,最好的一年收入大约8万元,最差的是1万5000元。他说:「有些日子不错....有些日子没有收获。这是一门有趣的艺术。」
苏西.坦尼鲍姆(Susie Tanenbaum)在其1995年的著作「地下的和声(Underground Harmonies)」中,就地铁站表演的一系列问题调查这些音乐家,包括他们的表演动机,不到半数的人把金钱作为一个主要动机。她说:「他们告诉我:这可以排练兼且得到报酬。」钢鼓手李查兹不愿透露收入细节,在最坏的日子里,他仅得到10元,最好的日子8得到1500元。但他坚称,有些窍门可以赚取更多钱。例如研究体育队伍的赛期,拣选比赛相应的地点;圣诞期间走到游客观光的地点,每天至少花五小时,把赚钱潜力提高至最大限度。都沃普(doo-wop,以人声为主)合唱团「Select Blend」的清唱歌手查维斯(William Chavis)说,一天的表演结束后,他们七位成员摊分收入,好日子每人可得200元,但还是在夜总会和私人派对演出的收入较好。他们在地底表演受到注意,有时被邀请到其他地方演出。47岁的查维斯说:「我们全靠表演赚钱支付房租,养育子女和购买食物。」知名的桶鼓手赖特(Larry Wright),在地铁唱福音歌曲20年后,终于成名,有机会在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的音乐录像中演出。
但当街头艺人也不是没有难处,夏天潮湿炎热、冬季寒冷大风、吝啬的路人及便衣警察,都带来一些麻烦。但对许多表演者来说,最大的挫折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演唱相同的15首歌曲。查维斯说,重复的唱让他感到举步维艰,但开始唱出后,听到和声,及感到获民众接受时,心情便不同。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