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NY 纽约
NY 纽约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皇帝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 编辑:dedee | 时间:2014-04-11 14:37:05 | 浏览:481次 ]
分享到:

  从秦始皇开始直到溥仪退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一直称为“皇帝”。为什么是“皇帝”呢?恐怕很多人都说不清楚。我希望通过这篇文字理清“皇帝”这一称号的来源。

皇,《说文解字》解释说:“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说文》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始王天下者为皇!”因为“三皇,大君也!”所以“皇”字也有了大的意思。“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和人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所谓“泰皇”即是人皇。《史记·补三皇本纪》里列出的三皇包括:庖犧、女娲、神农。

庖犧,亦称为伏羲、宓羲等,是传说中人首蛇身的“怪物”, 《史记·补三皇本纪》里说他“仰则观天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除此还创造文字、发明并教授捕鱼捕鸟的方法等等。女娲也是人首蛇身,她即是伏羲的妹妹,又是伏羲的老婆。传说中女娲团土造人炼石补天,创造了人类社会,并建立了婚姻制度。

神农氏即炎帝,人首牛身。他发明耕种农具,教人种植五谷,还发明了弓箭和乐器。

伏羲、女娲、神农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显然“三皇”的事迹神话传说多于真实事迹,所以司马迁著《史记》不写《三皇本纪》而以《五帝本纪》开始。

“三皇”除了伏羲、女娲、神农的说法外,还有燧人、伏羲、神农说和伏羲、祝融、神农说等多种。但以伏羲、女娲、神农说最为流行。

帝,《说文解字》解释为“王天下之号也。”即帝是对称王天下之人的称呼。《史记·五帝本纪》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称作“五帝”,他们都是上古时代的君王。

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制作衣冠,建立交通(舟、车),制作音律等等,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史记·五帝本纪》说他:“靜渊以有某,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帝喾,黄帝的曾孙,颛顼的侄儿,母亲因踏巨人脚印而生,德行高尚,聪明能干。

尧和舜都是贤明的君王。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舜“年二十以孝闻”。

五帝除了《五帝本纪》说外,还有《战国策》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吕氏春秋》说(太昊即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多种说法,但以《五帝本纪》说最为流行。

综上,始王天下者为皇!帝,王天下之号也。合在一起,皇帝就是对始王天下之人的称呼。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始皇会选择“皇帝”这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尊号。

皇帝这一称呼源自秦始皇。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也的确非常了不起。他在一次大会上深情地回忆了统一天下的曲折艰难后,意气风发地对大臣们说:我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如果还沿用以前的名号,没法体现功绩,也不能传著后世,所以你们赶紧给我上个尊号。

李斯等人的意见是用“泰皇”,理由是“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嬴政对这一称号不太满意,思考后很果断地说:“去掉泰,留下皇,再采上古帝位号,称之为皇帝。”事情就这样拍了板。后世君王没有勇气、也找不到更好的词语来称呼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就只能沿用皇帝这一称号,直到帝制结束,足足用了2100年(BC221——1912)。

秦朝之前,夏代的君主古籍中称后、夏后或夏后氏,也有称帝者。商代的君主在古籍和甲骨文中称王。周朝的君主统称周天子,具体还是称王:如周武王、周平王等。

上一篇:他们“坐拥天下”以前都是“贼”
下一篇:趣谈古人名与字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